根據秦皇島加固公司所了解的,對地基加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承載力不足的原因。導致承載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設計、勘察、施工不當,或者說增加荷載、糾傾、移位、改建、古建筑保護,遭受鄰近新建建筑深基坑開挖,新建地下工程或自然災害的影響等需要對地基和基礎進行加固。而使用的幾種加固方法有:
1.基礎補強注漿加固法,加深與加固錨桿靜壓樁法適用范圍:纂礎因受不均勻沉降、凍脹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礎裂損時的加固。注漿施工時,先在原纂礎裂損處鉆孔,注漿管直徑可為25mm,鉆孔與水平面的傾角不應小于30。鉆孔孔徑應比注漿管的直徑大2一3ram,孔距可為0.5-1.0m。漿液材料可采用水泥漿等,注漿壓力可取0.1一0.3MP。如果漿液不下沉,則可逐漸加大壓力至0.6MPa.漿液在10一15min內再不下沉則可停止注漿。注漿的有效直徑為0.6一12m,對單獨基礎每邊鉆孔不應少于2個;對條形基礎應沿基礎縱向分段施工,每段長度可取1.5一2.0m。
2.加深基礎法,通常是被使用在墩式托換適用于土層易于開挖.開挖深度范圍內無地下水?;螂m有地下水但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較為方便者。主要是將將原墓礎埋置深度加深,使纂礎支承在較好的持力層上,以滿足設計對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墩式托換的優點是費用低、施工簡便,由于托換工作大部分是在建筑物的外部進行,所以在施工期問仍可使用建筑物。缺點是工期較長,由于建筑物的荷重被置換到新的地纂土上,對被托換建筑物而言,將擊產生一定附加新的沉降,這是類似干其它托換方法而不能完塵避免的。
3.地基與基礎加固基本方式,日前對既有建筑物進行纂礎加固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適用于不同的地質條件、建筑物結構形式、基礎類型、建筑物質缺事故原因與程度及場地環境條件。
4.加大基礎底面積法,適合使用在當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載力或纂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時的加固。主要是采用混凝土套或鋼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礎廢面積。當基礎承受偏心受壓時,可采用不對稱加寬;當受壓時,可采用對稱加寬。當采用鋼筋混凝土套加固時,加寬部分的主筋應與原革礎內主筋相焊接。對條形旅礎加寬時,應按長度1.5一2.0m劃分成單獨區段,分批、分段、間隔進行施工。